各单位:
为做好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工作,根据《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有关要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山东省内从事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团体等完成或个人完成的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研究,国家或行业标准、优秀专著、重大政策建议等。缺乏群医学和公共卫生价值的临床医学及其它专业领域的项目不予受理。
二、奖项设置
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分设科技进步奖和推广应用奖,科技进步奖主要包括各类科研计划完成的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奖主要包括国家或行业标准、优秀专著、重大政策建议等。奖项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三、申报要求
1.项目评价或结题时间应为2025年12月31日之前;
2.多单位联合申报的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权属的主要支撑材料不低于40%,第一完成人权属的支撑材料不低于30%;
3.关键技术研究需在本领域国家级核心期刊或/和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或申请相应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基层单位(县级及以下)推荐项目应需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论文须在2025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发表;
4.国家或行业标准需正式颁布;
5.专著需2024年12月31日前在国家一类出版社出版;
6.重大政策建议,需得到政府或有关部门主要领导批示并建议推广应用;
7.同一成果只能申报本年度一个类别奖项;
8.作为第一位完成人同一年度申报本奖励限报一项;
9.符合《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附件1)相关规定;
10.属应用研究的要经过推广应用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附有效证明材料),在国外、省外完成的应明确产权归属。
其它填报要求详见《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附件2)。
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推荐本奖励:
1.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
2.不属于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项目;
3.未阐明医学意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品种、变种株;
4.不符合伦理原则的项目;
5.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且争议尚未解决的项目;
6.原始材料不真实或不完整的项目;
7.已获得各市人民政府奖或相当等级科技奖励的项目;
8.参评过同级别奖励并获奖的项目;
9.两次申报未获得本奖励的同一项目;
10.尚未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许可证的项目;
11.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
四、推荐方式
科研项目主要完成人向项目完成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单位审核同意后,由所属单位遴选推荐。山东预防医学会各分会会员的申请材料,由会员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由所在分会遴选推荐;有关高校、科研院所遴选审核同意的申报材料直接向山东预防医学会推荐;各市、县(市、区)有关单位审核同意的申报材料,由市预防医学会遴选推荐。
我校可直接向山东预防医学会推荐,推荐项目数量不超过3项。如果申报项数超过上限,由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评审,排序并公示,确定最终推选项目。
五、材料要求
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通过山东预防医学会科技奖励评审系统(于山东预防医学会网站首页www.sdyfyxh.com点击“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系统”登录)进行网上申报。推荐材料包括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申报书初稿填写样表参考《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网上申报开始后即可进行网上填报。申报书及附件材料电子版和纸质版内容应完全一致。
1.电子版材料。各申报主体(单位及个人)请于2025年11月16日到11月28日完成注册工作。2025年12月1日起,各申报主体通过山东预防医学科技奖励评审系统在线填写和上传申报书,按申报时间要求提交材料。
2.纸质版材料。1份原件(首页右上角标注“原件”)纸质版推荐书从网络推荐系统在线生成并打印,申报书主件和附件材料采用A4纸双面打(复)印,合订成一册,采用左侧装订,不另加封面。2份申报书和附件材料不需要从评审系统下载,可直接用Word版打印。具体要求详见《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
六、推荐时间要求
1.请各单位认真审核申报人员的相关申报材料,于11月26日14:00前将《2026年度山东预防医学会科技奖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kychgk@mail.jnmc.edu.cn),纸质版经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报送科研处(办公楼211),不受理个人申请。同时一并报送签字版科研项目申报诚信承诺书(二级单位)(附件5),科研项目申报诚信承诺书(个人)(附件6)留存二级单位备查。
2.系统开放填报时间:2025年12月1日8:00。
3.学校审核截止时间:2026年3月4日17:00。
4.系统正式关闭时间:2026年3月6日17:00。
5.纸质版推荐材料请于2026年3月18日17:00前报送至办公楼211室。
6.请各申报人在规定时间填报材料,各环节逾期后不再受理。
七、联系方式
业务咨询电话:0531-82929913
网络申报技术支持电话:18865411389 18615280135
学校联系人:尚超
联系电话:0537-3616216
附件:
相关附件.zip
科研处
2025年9月28日

